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文言文 > 正文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4-01-09 16:19:32文/董玉莹

《师旷论学》的译文:晋平公向师旷请教,说道:“我到了七十岁的年纪,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亮烛灯呢?”晋平公说:“哪有身为臣子的人戏弄他的国君呢?”

师旷论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师旷论学》翻译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认为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作为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的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在初升太阳的阳光下行走一样;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在正午太阳的阳光下行走一样;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把蜡烛点燃行走一样。点上蜡烛再走路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平公说:“说得好啊!”

《师旷论学》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4.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作“晚了”讲。

5.何:为什么

6.炳烛:把烛灯点燃。古无蜡烛,称火炬为烛。炳:点燃。

7.安:怎么

8.戏:戏弄。

9.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0.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1.闻:听说。

12.好:爱好

13.阳:阳光。

14.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15.日中之光:正午的太阳光.

16.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9.善哉:说得好啊!。

《师旷论学》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师旷简介

师旷( 约公元前 572 年 -- 公元前 532 年)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琴家。他在政治上曾向晋景公提出“君必惠民”的主张,提倡以“仁义”治国,这对晋景公的治国方略有一定的影响。在当时,诸侯都对师旷非常敬重。

师旷是个盲人,但听力超凡,有极强的辨音能力。他的音乐成就和他的超强听力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白雪》、《阳春》、《玄默》都是琴曲中的不朽经典。他的作品曲高而和寡。《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故事,就是有关他的故事。乐师奏《阳春》、《白雪》,由于乐曲太过高雅,时人多无法欣赏;而奏《下里巴人》时,因其通俗,时人则能跟着哼唱。而《阳春》和《白雪》二曲,自古为高雅和寡和之代表。

在唐代以后定型的古琴的形制,有“师旷式”,传说即为师旷所定型。

查看更多【文言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