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季
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惊蛰:3月5—7日;春分:3月20—22日;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
2、夏季
立夏:5月5—7日;小满:5月20—22日;芒种:6月5—7日;夏至:6月21—22日;小暑:7月6—8日;大暑:7月22日—24日。
3、秋季
立秋:8月7—9日;处暑:8月22—24日;白露:9月7—9日;秋分:9月22—24日;寒露:10月8—9日;霜降:0月23—24日。
4、冬季
立冬:1月7—8日;小雪:11月22—23日;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1—23;小寒:1月5—7日;大寒:1月20—21日。
1.立春:春耕、咬春(吃春饼、春卷等)、打春牛。
2.雨水:祭祀祈雨、观察气候变化。
3.惊蛰:扫墓、驱蛇、祭祀。
4.春分:踏青、食春茶、种植。
5.清明:扫墓、踏青、放风筝。
6.谷雨:春耕、祭祀祈福、破五禁忌。
7.立夏:吃鸡蛋、游园、穿薄衣。
8.小满:吃麦粒、插花祈愿。
9.芒种:播种、祭祀。
10.夏至:晒太阳、祭水、吃冷食。
11.小暑:祭火、吃羊肉。
12.大暑:避暑、吃草药、祭祀。
13.立秋:祭地、食秋果、涂灰。
14.处暑:祭祀、祈求五谷丰收。
15.白露:饮白露酒、晒秋衣、祭祀。
16.秋分:祭祀、食月饼、观月。
17.寒露:祭祀、收割。
18.霜降:穿厚衣、食肉、祭祀。
19.立冬:进补、割鱼、祭水。
20.小雪:祭祀、腌制食物、晒衣物。
21.大雪:祭祀、磨刀、制作冬衣。
22.冬至:祭天、吃饺子、泡温泉。
23.小寒:祭祀、进补、祈福。
24.大寒:祭祀、进补、破五禁忌。
查看更多【学习经验】内容二十四节气歌背诵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
二十四节气创始人是帝喾。早在伏羲时期,就有了一年四季的概念。然而伏羲的四季概念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时序,因此严重地制约了农耕业的发展。帝喾在伏羲...
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也就是中原地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通...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二十四节气歌》所对应的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
二十四节气与自然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人们保健养生的参考。在每个节气到来之前,可以通过适当的饮食、运动等方式,调节身体内部环境,保持身...
二十四节气谚语:1、立春晴,雨水匀。2、早起三日顶一工,早起三年顶一冬。3、秋雨透地,降霜来迟。4、光增产,不节约,等于买了无底锅。5、霜降...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