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当前位置:

  • 热门地区:
  • 选择地区:
  • ×
当前位置: 初三网 > 河南中考 > 河南中考试题 > 河南语文试题 > 正文

2023郑州八中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04-06 13:47:46文/董玉莹

2023届中考模拟检测试卷 (一)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点、考场号和座位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2.全卷共4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3.作答单项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信息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___________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古代文人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或羁旅、或征战、或出使在外,一路奔波,感慨颇多。《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王湾乘船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三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郦道元用江船日行千里侧面衬托江流之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辛弃疾想象自己骑上骏马,驰骋沙场、冲锋陷阵。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6分)

当飞机冲出云 (xiāo) 的那一刻,他闭上了眼睛,思绪开始蔓延。那年,他20岁,刚大学毕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憧憬,然而紧随而来的是焦急、迷惘与不知所措:去了好几家公司面试,结果工作还是没有着落,他每晚翻来 (fù)去地睡不着觉。母亲打电话来,让他回家住一段时间,安慰他工作不急,可以慢慢找。走下人声鼎沸的汽车,外面秋雨淅淅沥沥,村口路灯泛着点点黄晕的光,疲倦不堪的母亲正静静地等着他,那么得瘦弱……那一刻,他干涩的眼睛湿润了。

光阴消释,如今他已到了不惑之年。母亲的身影时刻在他脑海中展现,那么清晰。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云_____(xiāo) 翻来_____(fù)去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着落(A.zhuó B.zháo ) 迷惘(A.mǎng B.wǎng)

(3)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蔓延 B.人声鼎沸 C.疲倦不堪 D.消释

(4)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这段文字出自 ,该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 的散文,除《自序》以外,有10篇正文。

(2)作者在文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光明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汉服文化节”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13分)

(1)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宣传汉服,校团委准备向全校学生征集宣传标语,请你试着拟写一则,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2)校团委准备在“汉服文化节”期间围绕“汉服”开展三项活动,现已设计好第一项,请你帮忙设计后两项活动。

活动一:汉服征文大赛

活动二:______

活动三:______

(3)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四千多年前直至明代,汉族人民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即衣襟向右掩)、系带。下图是承办此次“汉服文化节”的衿心文学社设计的徽标,请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描述它的构图要素。

IMG_257

(4)赵欣欣同学写了一篇有关“汉服文化节”的报道,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请你帮忙修改。

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无论是汉的大气、晋的飘逸,还是宋的端庄、明的中和,汉服都深深植根于汉民族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汉服不仅是一件衣服,它还承载着中华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

(甲)通过宣传、推举汉服,我们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乙)此次“汉服文化节”能够顺利开展是因为大家积极参与的结果。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对汉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句式杂糅,应______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21分)胎记

⑴那日,陪南方友人游完十渡山水,友人说:再陪我们去看看你们京西的土炕吧。土炕是北方特产,南方人感到稀罕;但随世事变迁,即便在北方,土炕也是很难得见了。

⑵于是,很快就给友人找到了一铺土炕。友人的兴味,也勾起了我对土炕的回忆与沉思……

⑶母亲是在土炕上生下我和我的两个弟弟,这样本已贫穷的日子就更加清寒了:弟兄三个合盖一床棉被,至于褥子铺垫之类更无从说起,身下只铺着光光的篾席,倒也未曾受过一次夜寒。这缘于土炕的温暖。北方的土炕,炕体里有火道,与炕畔的地炉子紧紧地连在一起。无论是烧柴,还是燃煤,均能在提高室温的同时,把土炕烘热了。而绵密的土层具有极强的保温性,以至于室内的温度已经降下去了,而土炕上却仍然温暖。三个少年赤条条地躺在土炕上,或拥,或嬉,温暖着,也快乐着。

⑷雪花飘飞的季节,农人便开始在家里“猫冬”,偎在火炕上,喝烧酒。炕热攻心,酒热也攻心,不久就喝得浑身通泰,便吼出一些不酸不咸的调子,感到自己虽出身贫贱,却比神仙还自在。父亲是读过几年书的,每喝到心酣耳热的时候,他总是站到旷野里去,面对纷飞的雪花说:这苍茫大地真干净。还说:这老天真是会安排,他用雪把你堵在屋里,让你懒得理直气壮。

⑸土炕持久而沁人骨肉的温暖,会穿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隔膜。五婶是不愿嫁给五叔的,但后来二人感情出奇的好。有人问她,你不是很不心甘么,为什么还跟他过得这么情愿?她竟说,都是土炕闹的。为什么呢?情感总是和温暖相伴而生的。

⑹所以,土炕之于友人,是“旁观者”的风景;之于我,则是出身的胎记,记载着我的来路。

⑺因为这样的来路,我深深理解我的同路人——

⑻北方人虽然豪爽忠义,却也谦卑驯顺。因为,土炕的温暖煨热了情义,也惰化了血性。“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对温暖的厮守,软化了飞翔的翅膀,只要不被逼得背井离乡,北方人是不会主动出走的,他们很少作愤然的抗争,更缺少在得失面前的义无反顾。

⑼同样,土炕的稳定性存在,使北方的青年虽有坚韧的毅力,却无变通的机巧——他们适合听差,却不擅长经商;可以做厚重的长篇小说,却做不来灵动的抒情散文;可以进入时间深处很沧桑很古典,却不能站立潮头很现代很时尚;他们笃信吃亏是福,却不知勇于竞争才能获得最大的人生效益。举一个生活小细节,南方人有了钱,大多是用于投资;而北方人若有了多余的收益,一定会在银行存起来。因为土炕的温暖,正是持久积蓄着的——氤氲着,也封闭着。

⑽所以,土炕之于我和友人其意义不同:之于友人,是愉悦眼眸的异象,即风景;之于我,是生命的烙印,即胎记。一个是生命之轻,一个是生命之重。

⑾即便现代文明的席梦思真的把土炕送到民俗博物馆里去了,土炕在我的心中也是个永恒的存在,一如民族的文化传统。

⑿外表可以粉饰,但胎记是除不掉的。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它浸润到人的生命细胞中去了。

5.本文回忆了与土炕有关的哪几件事?请概括出来。

6.第⑼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⑵段中“沉思”一词与下文第⑺、⑻、⑼三段内容相照应。

B.“对温暖的厮守,软化了飞翔的翅膀”句运用借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北方人谦卑驯顺、安于现状的特点。

C.在“我”的心目中,土炕是落后、保守、没有进取心的标志,它犹如胎记般印在“我”的身上。

D.尽管土炕文化对于北方人性格方面造成了不足,令人扼腕深思,但土炕依然是“我”的生命之重。

8.结合全文,请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所以,土炕之于我和友人其意义不同:之于友人,是愉悦眼眸的异象,即风景;之于我,是生命的烙印,即胎记。

【二】(17分)

材料一

①宇宙中所有物体都辐射电磁波。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

②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增加。首先,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累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其次,砍伐森林和占用农田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此外,地表水域逐渐缩小,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这些问题导致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而二氧化碳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元凶,由此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③全球变暖正在影响地球上每一个地区,其中许多变化不可逆转,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对全球生态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长期重大威胁。

④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世界各国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⑤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国际社会勠力同心,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材料二

①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8%,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累计少排放二氧化碳约58亿吨,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②中国还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出台保障措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这需要中国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碳排放问题上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③近年来,中国累计安排约11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向近40个国家赠送节能和新能源产品、设备,帮助有关国家发射气象卫星,为120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近15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

④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像中国一样的各大国都应担当起相应的责任,引领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材料三

①全球青年零碳未来峰会11月12日于英国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上闭幕。全球数百名大学生通过远程协作参与了此次峰会活动。

②峰会上,剑桥大学净零中心主任艾米丽表示:“在全球范围内,青年人希望能够描述出气候变化对他们的影响,他们使用社交媒体等各种方法传递想法,他们与电影导演合作甚至专门为影片作曲,提交了各种作品。青年所展现的宣传创意和行动决心令我们深受鼓舞。”

③活动中,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柳珊、帝国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帕洛玛·阿瑞、清华大学本科生张尚辰和凯瑟琳·图弗南作为联盟青年代表宣读了《全球青年气候变化宣言》。面对气候变化危机,青年一代已成为有力的宣传者和行动者。

9.阅读材料一,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会吸收太阳所放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变暖。

B.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增加的原因之一。

C.植被破坏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溶解,水域缩减影响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D.团体和个人可通过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等形式,真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0.为材料二中的画线句选择一个形象化的配图,并在括号内填入与之相应的文字,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图1 主要国家碳达峰及碳中和时间表

图2 主要国家由碳达峰到碳中和计划年限

IMG_256

A.选图1,填“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最晚”

B.选图1,填“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仅比发达国家晚十年”

C.选图2,填“中国将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D.选图2,填“中国将在最近三十年内实现碳中和”

11.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每空限10个字以内)

【三】(17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

【注释】①族;灭族。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③弃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上书谏寡人者 诽谤者族

B.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公问其故

C.门庭若市 烨然若神人

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水落而石出者

13.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2)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1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 父 老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 无 恐!

15.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16.【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

三、作文(55分)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一声共抗疫情的惊雷,一群坚定逆行的背影,一张盖满手印的战书,一条深深的勒痕,一张稚气未脱却坚韧执著的脸孔,一次次剪掉满头秀发的倔强,一次次奔忙在街头巷尾的朴素身影,一片片如花瓣飞舞的深情问候……全都化作这个春天的万紫千红。你们是春天的阳光,是阳光中的绿叶,是绿叶间的花朵,是花朵正散发的清芳。

【材料二】

他的本行是送快递,医可护人员需要一批防护鞋套,整个武汉市都断货,怎么办?在淘宝线上找到一个商家有货,但在距离武汉市区55公里的鄂州葛店,商家也是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发不了快递。汪勇连夜开车去取,带回来了2000双。汪勇有一段话朴实又感人:“人这一辈子碰不到这么大的事情,不管做什么,尽全力做,不后悔。其实想想,我开始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一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小时,400个小时,医护人员能救多少人,怎么算我都是赚的。

根据你对上面这两段材料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1)悠然见南山 (2)万里赴戎机 (3)蓬山此去无多路 (4)云归而岩穴暝 (5)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2.(1)霄 覆

(2)A B

(3)D

(4)把“展现”改为“浮现”

3.(1)《狗·猫·鼠》 回忆童年生活

(2)目的是与“虫蛆和鸷禽猛兽”作对比,将“正人君子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3)对“正人君子们”辛辣的嘲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4.(1)示例一:汉服,一首悠远的文明之歌。(比喻)

示例二:着汉服华裳,扬传统文化。(对偶)

示例三:汉服之美,美在衣冠之貌,美在霓裳之韵,美在章服之礼。(排比)

(2) 示例:汉服礼仪展示 汉服服装走秀 汉服演变讲座

(3)该徽标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方是汉服的形象,由两根绸带组成。一根绸带交错形成汉服的交领、右衽的形状,另一根绸带自上而下,形成汉服的系带、裙摆。下方是设计者“衿心文学社”字样。(意思对即可)

(4) ①“推举” “推广”或“推行” ②删去“因为”或“的结果”

5.我们兄弟三人在土炕上安然度过寒冬;因为有土炕,农人可以在家里“猫冬”;五婶因为土炕与五叔的感情出奇的好。

6.排比;运用排比句,从几个方面列举了北方的青年个性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使读者对北方青年的个性有了一个较全面、较透彻的了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7.C

8.示例:友人作为游客来看土炕,主要出于好奇心,他对土炕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对友人来说土炕就是“愉悦眼眸的异象,即风景”。而“我”则不同,“我”和家人及乡邻世代都在土炕的温暖下繁衍生息,它已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融入到了生活习俗、文化传统、道德情感之中去了,因而“是生命的烙印,即胎记”。

9.B

10.C

11. 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或: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大国的责任担当 青年的宣传和行动

12.B

13.(1)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2)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

14.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15.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16.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17.略

查看更多【河南语文试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