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空气中N2的质量分数为78%
B.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C.三聚氰胺是蛋白质
D.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既可提高蛋白质含量,也可提高氮元素含量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在t1℃时,a、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为40%
C.c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可变成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来提纯a
7.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向一定量的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加入锌粒,无气泡生成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
8.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添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Na2SO4、BaCl2、NaNO3、KCl B.NaCl、AgNO3、NaNO3、HCl
C.NaOH、Na2SO4、FeCl3、BaCl2 D.Na2SO4、Na2CO3、BaCl2、HCl
9.关于化学反应X+Y=Z+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Z和R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Y和R是化合物,X是金属单质,则Z一定是金属单质
C.若X是可溶性碱,Y是可溶性盐,则Z和R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X、Y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Z、R质量之和一定为20g
10.除去如表中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
编号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 | 除杂操作方法 |
A | NaCl溶液 | CaCl2 | 过量Na2CO3溶液 | 过滤 |
B | KCl固体 | K2CO3 | 足量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C | CuO固体 | Cu | 足量稀盐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D | CO2气体 | CO |
| 点燃 |
A.A B.B C.C D.D
11.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Cl﹣ Na+ H+
B.K+ SO42﹣ Cu2+ NO3﹣
C.Cl﹣ K+ SO42﹣ Na+
D.Ca2+ Cl﹣ CO32﹣ Na+
12.50 g镁、铁、锌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3.6g,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蒸发、脱水后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是( )
A.222.8 g B.172.8 g C.226.4g D.无法计算
二(雅安市中考化学)、填空题(共16分)
13.用化学用语填空:
(1)碳酸钙中的阴离子
(2)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
(3)铁锈的主要成分
(4)含有3种元素的复合肥
(5)3个氢气分子 .
14.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化学.
(1)学生食堂的营养师们为初三同学冲刺中考竭尽全力,每日三餐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多种营养菜品,如:a.牛奶 b.时鲜蔬菜 c.大米干饭 d.各式花卷e.各种蛋品f.豆腐类 等
①其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 ;能提供大量糖类物质的是 (填字母代号).
②流星雨同学早餐吃的是鲜肉小包、花生牛奶、卤鸡蛋;中餐吃的是米饭、水煮鱼片、香菇丸子汤;晚餐吃的是咖喱兔柳饭、熊掌豆腐;夜宵吃的是醪糟汤圆.从科学摄入营养角度看,流星雨同学缺乏 营养素的摄入.
③流星雨同学每餐饭后都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
(2)铝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铝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许多重要用途.
①元素周期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的元素符号是Al B.铝的原子序数是26.98
C.铝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3 D.铝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②家里的铝制饮具不宜用钢刷来擦洗,其原因是 .
③在建筑装修中,常在铁管表面刷一层“银粉漆”,其实,银粉就是金属铝粉;盛装饮料的易拉罐和家用高压锅都是用铝合金制造的;铝合金还应用于飞机制造上.作为材料,铝及其合金与钢铁相比,其主要优点有(答两条): .
④明矾是一种含铝的硫酸盐,可用于净水,这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⑤胃舒平是治疗胃酸过多的常用药物,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铝,其治疗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二、实验题(共20分)
15.以下是小东同学制取气体的实验过程,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他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 (填序号)做发生装置;装置②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和 (填仪器名称).
(2)制得的二氧化碳含有少量水蒸气和HCI气体,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需要依次通过 和 装置(填字母),然后用⑤收集.其中④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3)若选如图的装置组合做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写出其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 .
(4)若图中⑤装置是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装置,请你判断气体应由 进(填字母).
16.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发现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大家对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进行了分析、讨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气体是H2;
猜想2:气体是SO2;
猜想3:气体是H2和SO2.
【查阅资料】
SO2易溶于水,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燃烧,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是一种主要大气污染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H2则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
【实验方案】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装置C中加热仪器的名称
【问题讨论】
①如果猜想2成立,将A中试剂换成 溶液时(在题中资料给出物质中选填)也能检验出SO2;
如果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②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③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在处理铜与浓硫酸反应试管中残液时,应先用水将残液稀释,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思维拓展】
①实验室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基于猜想2正确,且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时铜转变为硫酸铜,试写出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时的反应方程式 .
③资料显示: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请分析原因: .
三(雅安市中考化学)、流程题(共10分)
17.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某工厂设计了如下流程
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资料准备]
20℃时,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 ||
| OH﹣ | CO32﹣ |
Na+ | 溶 | 溶 |
Ca2+ | 微 | 不 |
Mg2+ | 不 | 微 |
(1)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 .
(2)操作X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3)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
(4)步骤⑤中加稀盐酸的目的是 .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 .
(5)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四、计算(共8分)
18.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2SO4、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混合物,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首先用托盘天平称取46.2 g该粉末,溶于水配成119.6 g溶液,所得溶液呈蓝色;其次往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最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所得沉淀的质量为19.6g.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雅安市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干冰升华 C.琢磨金刚石 D.冰淇淋融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琢磨金刚石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冰淇淋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B.“碘盐”、“高钙牛奶”、“铁强化酱油”等商品中的“碘、钙、铁”都是指元素
C.在腊肉、香肠等食品中加入允许量的亚硝酸钠,不但能防腐,还能使肉的色泽鲜艳
D.家庭厨房常用到醋酸、纯碱、食盐,它们分别属于酸、碱、盐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元素的概念.
【分析】A.根据低碳理念进行分析,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了解物质的元素组成,高钙牛奶、加碘食盐、铁强化酱油等产品.这里的钙、碘、铁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
C.根据亚硝酸钠的毒性考虑;
D.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A.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正确;
B.由题意,分析可知高钙牛奶、加碘食盐、铁强化酱油等产品.这里的钙、碘、铁是指元素,它们存在于构成物质的化合物中,故正确;
C.亚硝酸钠能够用于防腐,但是应严格控制使用量,因为超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故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故选D.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紫色石蕊试液遇石灰水变红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
B、根据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分析;
C、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分析;
D、根据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分析.
【解答】解:A、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A错误;
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故B错误;
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C正确;
D、石灰水显碱性,紫色石蕊试液遇石灰水变蓝,故D错误.
故选C.
4.食品包装袋的制造材料聚乙烯属于下列物质中的( )
A.天然纤维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考点】塑料及其应用.
【分析】合成材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简称,通常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三类,而聚乙烯是塑料材料的一种,可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成分及类别便可解答.
【解答】解:A、天然纤维是天然存在的纤维,而聚乙烯则由人工合成,故错误;
B、塑料的种类较多一般为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聚乙烯是其中的一种,故正确;
C、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一种,但聚乙烯不属于合成纤维,故错误;
D、合成橡胶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一种,但聚乙烯不属于合成橡胶,故错误;
故选B.
5.氮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的化合物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毒奶粉中所加三聚氰胺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N2的质量分数为78%
B.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C.三聚氰胺是蛋白质
D.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既可提高蛋白质含量,也可提高氮元素含量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分析】A、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B、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可以据此解答;
C、三聚氰胺不属于蛋白质,蛋白质是营养元素,而三聚氰胺是有毒物质,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含量较高,可以提高氮元素的含量,但是不能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可以据此判断.
【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而不是质量的78%,故A错误;
B、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故B正确;
C、三聚氰胺不属于蛋白质,蛋白质是营养元素,而三聚氰胺是有毒物质,故C错误;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含量较高,可以提高氮元素的含量,但是不能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B.
6.(雅安市中考化学)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在t1℃时,a、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为40%
C.c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可变成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来提纯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
B、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分析解答;
C、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
D、据a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
【解答】解: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二者溶解度大小,故错误;
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为×100%<40%,故错误;
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不能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错误;
D、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来提纯a,正确;
故选:D.
7.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向一定量的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加入锌粒,无气泡生成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再滴加硫酸铜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白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的实质.
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水,所以要符合题意必须证明氢离子或氢氧根参加了反应.
【解答】解: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只能证明硫酸根离子存在,不能证明氢离子或氢氧根参加了反应,所以错误.
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硫酸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或氢氧根参加了反应,正确.
C、再加入锌粒,无气泡产生,说明硫酸中的氢离子和氢氧化钠中氢氧根反应,正确.
D、加入硫酸铜溶液没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的氢氧根和硫酸中的氢离子发生了反应,正确.
故选A
8.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添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Na2SO4、BaCl2、NaNO3、KCl B.NaCl、AgNO3、NaNO3、HCl
C.NaOH、Na2SO4、FeCl3、BaCl2 D.Na2SO4、Na2CO3、BaCl2、HCl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Na2SO4、BaCl2溶液反应能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AgNO3溶液与HCl、NaCl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Na2SO4、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硫酸钠和氯化钡,故不加其他试剂不能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BaCl2,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D.
9.关于化学反应X+Y=Z+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Z和R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Y和R是化合物,X是金属单质,则Z一定是金属单质
C.若X是可溶性碱,Y是可溶性盐,则Z和R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X、Y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Z、R质量之和一定为20g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置换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生成物Z和R分别是盐和水,反应物不一定是酸和碱,如CO2+Ca(OH)2═Ca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Y和R是化合物,X是金属,则Z不一定是金属,如Fe+2HCl═FeCl2+H2↑,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X是可溶性碱,Y是可溶性盐,则Z和R有可能都是沉淀,如Ba(OH)2+CuSO4═Cu(OH)2↓+BaSO4↓,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X、Y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但X、Y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所以生成Z、R质量之和不一定为20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0.(雅安市中考化学)除去如表中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
编号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 | 除杂操作方法 |
A | NaCl溶液 | CaCl2 | 过量Na2CO3溶液 | 过滤 |
B | KCl固体 | K2CO3 | 足量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C | CuO固体 | Cu | 足量稀盐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D | CO2气体 | CO |
| 点燃 |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aCl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uO固体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Cu不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11.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Cl﹣ Na+ H+
B.K+ SO42﹣ Cu2+ NO3﹣
C.Cl﹣ K+ SO42﹣ Na+
D.Ca2+ Cl﹣ CO32﹣ Na+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氢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错误;
B、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共存,错误;
C、这几种离子相互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共存,正确;
D、钙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碳酸钙沉淀,错误;
故选C.
12.50 g镁、铁、锌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3.6g,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蒸发、脱水后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是( )
A.222.8 g B.172.8 g C.226.4g D.无法计算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分析】根据Mg→MgSO4; Zn→ZnSO4; Fe→FeSO4.并且可知道,在H2SO4中氢元素与硫酸根的质量比为2:96进行解答.
【解答】解:因为生成氢气的质量为3.6g,设混合物中的SO4的质量为x
根据关系式SO4~H2↑,
96 2
x 3.6g
=
x=172.8g
所以无水硫酸盐的质量为172.8g+50g=222.8g.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6分)
13.用化学用语填空:
(1)碳酸钙中的阴离子 CO32﹣
(2)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 O3
(3)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
(4)含有3种元素的复合肥 KNO3
(5)3个氢气分子 3H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碳酸钙中的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2)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是臭氧,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4)硝酸钾是含有3种元素的复合肥,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5)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1)碳酸钙中的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O32﹣.
(2)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是臭氧,其化学式为:O3.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
(4)硝酸钾是含有3种元素的复合肥,其化学式为:KNO3.
(5)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氢气分子可表示为:3H2.
故答案为:(1)CO32﹣;(2)O3;(3)Fe2O3;(4)KNO3;(5)3H2.
14.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化学.
(1)学生食堂的营养师们为初三同学冲刺中考竭尽全力,每日三餐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多种营养菜品,如:a.牛奶 b.时鲜蔬菜 c.大米干饭 d.各式花卷e.各种蛋品f.豆腐类 等
①其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 b ;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 aef ;能提供大量糖类物质的是 cd (填字母代号).
②流星雨同学早餐吃的是鲜肉小包、花生牛奶、卤鸡蛋;中餐吃的是米饭、水煮鱼片、香菇丸子汤;晚餐吃的是咖喱兔柳饭、熊掌豆腐;夜宵吃的是醪糟汤圆.从科学摄入营养角度看,流星雨同学缺乏 维生素 营养素的摄入.
③流星雨同学每餐饭后都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乳化 的功能.
(2)(雅安市中考化学)铝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铝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也有许多重要用途.
①元素周期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铝的元素符号是Al B.铝的原子序数是26.98
C.铝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3 D.铝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②家里的铝制饮具不宜用钢刷来擦洗,其原因是 破坏了炊具表面的氧化膜 .
③在建筑装修中,常在铁管表面刷一层“银粉漆”,其实,银粉就是金属铝粉;盛装饮料的易拉罐和家用高压锅都是用铝合金制造的;铝合金还应用于飞机制造上.作为材料,铝及其合金与钢铁相比,其主要优点有(答两条): 质轻;耐腐蚀 .
④明矾是一种含铝的硫酸盐,可用于净水,这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吸附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⑤胃舒平是治疗胃酸过多的常用药物,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铝,其治疗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HCl+Al(OH)3=AlCl3+3H2O .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水的净化;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均衡营养与健康.
【分析】(1)根据食品中富含的营养素以及乳化作用来分析;
(2)①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②根据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就分析判断;
③根据铝制品质轻、耐腐蚀的原因回答;
④根据明矾净水的原理进行解答;
⑤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a.牛奶富含蛋白质;b.时鲜蔬菜富含维生素;c.大米干饭富含糖类;d.各式花卷富含糖类;e.各种蛋品富含蛋白质;f.豆腐富含蛋白质;故填:b;aef;cd;
②流星雨同学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油脂、糖类、水与无机盐,缺乏的是维生素;故填:维生素;
③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答案为:乳化;
(2)①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铝的元素符号是Al,故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铝的原子序数是13,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铝的原子序数为13,则铝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3,故正确;
D.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错误.
故选AC;
②铝在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铝制炊具用钢刷来擦洗,会破坏了炊具表面的氧化膜;故填:破坏了炊具表面的氧化膜;
③铝及其合金有多种优良性能,如密度小和抗腐蚀性等;故填:质轻;耐腐蚀;
④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水中沉降出来;故填:吸附;
⑤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填:3HCl+Al(OH)3=AlCl3+3H2O.
二、实验题(共20分)
15.以下是小东同学制取气体的实验过程,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他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 ② (填序号)做发生装置;装置②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和 锥形瓶 (填仪器名称).
(2)制得的二氧化碳含有少量水蒸气和HCI气体,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需要依次通过 ④ 和 ③ 装置(填字母),然后用⑤收集.其中④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3)若选如图的装置组合做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有何不足之处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写出其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4)若图中⑤装置是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装置,请你判断气体应由 f 进(填字母).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以及装置中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饱和碳酸氢钠可以除去氯化氢,浓硫酸有吸水性,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
【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可以选择②做发生装置,装置②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和锥形瓶;
(2)饱和碳酸氢钠可以除去氯化氢,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需要依次通过④和③装置,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4)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图中⑤装置是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装置,气体应由f进.
故答案为:(1)②,和锥形瓶;
(2)④,③,NaHCO3+HCl=NaCl+H2O+CO2↑;
(3)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
(4)f.
16.(雅安市中考化学)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反应时,发现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大家对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进行了分析、讨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气体是H2;
猜想2:气体是SO2;
猜想3:气体是H2和SO2.
【查阅资料】
SO2易溶于水,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燃烧,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是一种主要大气污染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H2则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
【实验方案】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装置C中加热仪器的名称 酒精灯
【问题讨论】
①如果猜想2成立,将A中试剂换成 品红 溶液时(在题中资料给出物质中选填)也能检验出SO2;
如果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装置A中溶液红色变浅,装置C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 .
②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干燥气体 .
③实验结束后,有同学认为在处理铜与浓硫酸反应试管中残液时,应先用水将残液稀释,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将残液慢慢地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思维拓展】
①实验室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2NaOH═Na2SO3+H2O .
②基于猜想2正确,且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时铜转变为硫酸铜,试写出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时的反应方程式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
③资料显示: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请分析原因: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浓硫酸变稀后铜不再和硫酸反应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实验方案】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问题讨论】①SO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H2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分析;
装置A中溶液红色变浅,装置C的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色,则气体为氢气和二氧化硫和混合气体;
②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③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
【思维拓展】
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据此分析.
②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据此分析.
③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浓硫酸变稀后铜不再和硫酸反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实验方案】装置C中加热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问题讨论】①SO2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变为无色,H2不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因此如果猜想2成立,可将A中试剂换成品红溶液时也能检验出SO2;
装置A中溶液红色变浅,装置C的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色,则气体为氢气和二氧化硫和混合气体,猜想3成立;
故填:品红;装置A中溶液红色变浅,装置C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来干燥气体;故填:干燥气体;
③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酸液浓度还是比较大,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应先用水将残液稀释,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残液慢慢地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填:将残液慢慢地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思维拓展】
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故填:SO2+2NaOH═Na2SO3+H2O.
②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故填: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③铜与浓硫酸反应时,硫酸总会剰余,是因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浓硫酸变稀后铜不再和硫酸反应,故填: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浓硫酸变稀后铜不再和硫酸反应.
三、流程题(共10分)
17.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某工厂设计了如下流程
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除去,从而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资料准备]
20℃时,一些物质的溶解度 | ||
| OH﹣ | CO32﹣ |
Na+ | 溶 | 溶 |
Ca2+ | 微 | 不 |
Mg2+ | 不 | 微 |
(1)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2)操作X的名称是 过滤 ,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漏斗 .
(3)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MgCl2+2NaOH═Mg(OH)2↓+2NaCl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
(4)步骤⑤中加稀盐酸的目的是 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
(5)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 不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MgCO3,Ca(OH)2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1)根据步骤①和②可以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操作X可以将不溶性物质和溶液分离,依据过滤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镁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碱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4)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进行分析;
(5)根据碳酸镁、氢氧化钙都属于微溶物进行分析.
【解答】(雅安市中考化学)解:(1)通过分析反应流程可知,步骤①和②可以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2)实验操作X可以将不溶性物质和溶液分离,所以操作X的是过滤,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氢氧化钠和氯化镁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4)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步骤⑤中加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5)这种方法不可行,因为MgCO3、Ca(OH)2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故答案为:(1)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2)过滤,漏斗;
(3)MgCl2+NaOH=Mg(OH)2↓+2NaCl,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4)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5)不可行,因为MgCO3、Ca(OH)2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四、计算(共8分)
18.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Na2SO4、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混合物,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首先用托盘天平称取46.2 g该粉末,溶于水配成119.6 g溶液,所得溶液呈蓝色;其次往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最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所得沉淀的质量为19.6g.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依据沉淀的质量计算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和生成硫酸钠的质量,然后计算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NaOH的质量为x,46.2g粉末中含有CuSO4的质量为y,生成Na2SO4的质量为z
CuSO4+2NaOH=Na2SO4+Cu(OH)2↓
160 80 142 98
y x z 19.6g
===
x=16g
y=32g
z=28.4g
所以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为: =20g;
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5.6%.
故答案为:(1)20g;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