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24.明朝时废除丞相制后,把朝廷的政务分割给( )
A.内阁 B.中书省 C.六部 D.锦衣卫
25.《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二、材料题(每小题8分,共50分)
26.我国的科举制度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以诗取士”的唐朝促进了诗歌的繁荣,请列举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人?
(3)明清的科举制发展成什么形式?有何明显的局限性?
27.(泸州市中考历史)隋唐至明清历史发展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重要的主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推行了什么民族政策?
(2)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哪一少数民族建立并完成统一的王朝?在管理今台湾及澎湖列岛专设什么机构实行有效管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彼此之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大片地区得以发展生产,而且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经济交流和商业活动,因而对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材料二:如图为宋代四川流通的货币。
材料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一中“澶渊之盟”的订立的双方是谁?据材料指出盟约订立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的货币的是什么?这一货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是何种文学体例?联系所学,请例举一位与苏轼相同风格的文学家代表。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0.请阅读下列对联和诗句: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请回答:
(1)对联中所提到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佞臣”指谁?
(3)你能说出这幅对联和诗句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
泸州市中考历史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全部为单选,每小题2分,共50分)
1.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王朝。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广 B.李渊 C.杨坚 D.李世民
【考点】51: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以建立者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的建立.
【解答】依据所学,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故选C.
2.“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给正在参赛的选手小张出了这样一道必答题,题目是:它是我国7世纪初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经过历代修治,至今仍然发挥着运输作用,它是什么?结果小张一下就选对了,小张选的应该是( )
A.秦朝的驰道 B.秦朝的灵渠 C.战国的都江堰 D.隋朝的大运河
【考点】53: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以它是我国7世纪初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经过历代修治,至今仍然发挥着运输作用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
【解答】由题干关键词“7世纪初”,可知,ABC工程与时间不符.从605年开始,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人物被尊为“天可汗”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考点】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时期的开明的民族政策.
【解答】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
故选D.
4.(泸州市中考历史)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光武中兴
【考点】5B: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以杜甫《忆昔》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知识点,注意理解把握开元盛世的繁荣表现.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开元”可知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的年号是“开元”,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B.
5.“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考点】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创立的知识点,应把握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结合所学知识:隋朝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办法进入政府任职.
故选C.
6.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点的是( )
A.动荡与变革 B.繁荣与开放 C.分裂与融合 D.交往与冲突
【考点】51:隋朝的建立;55:唐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隋唐时期的社会特征.
【解答】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当时的突出社会特征.
故选B.
7.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那时诗人辈出,其中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考点】5J: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了李白.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解答】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一生写下了不少讴歌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
故选A.
8.(泸州市中考历史)辽、西夏、金三个政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女真 B.党项、契丹、女真
C.女真、契丹、党项 D.党项、契丹、满族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辽、西夏、金政权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史称西夏;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
故选A.
9.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北宋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陈桥兵变 D.金灭北宋
【考点】65:靖康之变和北宋的灭亡.
【分析】本题以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为依托,考查靖康之变.
【解答】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宝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郭靖和杨康的名字中“靖”“康”取指“靖康之变”.
故选D.
10.下列哪项不是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
A.南方战乱少 B.制瓷业发达
C.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 D.自然条件有利
【考点】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的相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并逐渐超过北方.B项制瓷业发达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考点】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经济发展.
【解答】北宋制瓷水平大大超过前代.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五大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南宋时期,景德镇成为了全国的著名的制瓷中心,被称为“瓷都”.
故选C.
12.(泸州市中考历史)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考点】3V: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了纸币交子.
【解答】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故选B.
13.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澶渊之盟的相关史实.
【解答】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故选B.
14.基本结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政权是( )
A.北宋 B.南宋 C.辽 D.金
【考点】63: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的建立.
【解答】北宋建立以后,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结束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
故选A.
15.以下政权被金消灭的有( )
①辽 ②北宋 ③西夏 ④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考点】65:靖康之变和北宋的灭亡.
【分析】本题以政权名称为依托,考查金消灭的政权.
【解答】金消灭的政权有①辽和②北宋;③西夏被蒙古政权灭掉;④南宋被元朝灭掉.
故选C.
16.在元军向南推进过程中,领导南宋军民顽强抵抗的将领是( )
A.宗泽 B.岳飞 C.郑成功 D.文天祥
【考点】6E: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天祥抗元.
【解答】在元军向南推进过程中,文天祥领导南宋军民顽强抵抗,在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后,兵败被俘,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故选D.
17.“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形成于元朝的新民族是( )
A.回族 B.白族 C.苗族 D.维吾尔族
【考点】6H: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自唐以来,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故选A.
18.(泸州市中考历史)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理全国政务的机构是(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尚书省 D.行省
【考点】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以元朝在中央设置的管理全国政务的机构为依托,考查中书省.
【解答】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管理全国政务,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故选B.
19.宋朝时,娱乐已商业化.北宋城市的专门的娱乐场所称为( )
A.交子 B.勾栏 C.瓦舍 D.瓦子
【考点】6A: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娱乐场所﹣﹣瓦子.
【解答】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
故选D.
2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考点】6D:忽必烈建立元朝.
【分析】本题以“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为切入点,考查元朝的建立.
【解答】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也是首个征服全中国外来王朝,定都大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故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元朝.
故选C.
21.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
A.宣政院 B.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军机处
【考点】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点,应重点把握行省制度的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西藏”“元朝”,结合所学知识:元朝时期,中央政府设立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事务,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故选A.
22.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考点】7G: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答】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朝时皇帝为了加强统治、监视官吏而建立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特务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是明朝皇权加强的表现;军机处是清朝雍正皇帝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而建立的由其亲信大臣组成的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处理军政大事的机构;文字狱是清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而实行的文化高压政策.明清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以,单说特务统治强化或思想控制、文化专制加强都只是片面反映了题干内容.
故选D.
23.(泸州市中考历史)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如图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考点】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3V: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繁荣发展的情况.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南方水稻、棉花、茶叶、瓷器、造船、纸币等说明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较大发展.这样就知道南方经济繁荣的状况了.
【解答】由图中的瓷器、造船及纸币的出现,知道宋代制瓷业、造船业发达,商业繁荣;都是在南方,说明了南方经济繁荣.A、C、D项都描述片面.
故选B.
24.明朝时废除丞相制后,把朝廷的政务分割给( )
A.内阁 B.中书省 C.六部 D.锦衣卫
【考点】72: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恐怖专制.明太祖即位后,改革中央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罢中书省,废宰相制.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明太祖即位后,改革中央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罢中书省,废宰相制,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故选C.
25.(泸州市中考历史)《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考点】72: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解答】自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君权与相权始终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此消彼长,总的趋势是君权不断得到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归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君相斗争以君主取得完全的胜利而告终.A选项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与题意无关.C、D选项考查的是作用,不是目的,何况这个作用也说不通.故选答案B.
二、材料题(每小题8分,共50分)
26.我国的科举制度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以诗取士”的唐朝促进了诗歌的繁荣,请列举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人?
(3)明清的科举制发展成什么形式?有何明显的局限性?
【考点】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5J:光耀千古的唐诗;7A: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
【分析】(1)本题以科举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隋炀帝时期正式创立进士科.
(2)本题以“以诗取士”的唐朝促进了诗歌的繁荣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人.
(3)本题以明清的科举制发展成的形式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及局限性.
【解答】(1)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拔人才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而隋炀帝时期正式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本题以“以诗取士”的唐朝促进了诗歌的繁荣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诗人.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是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的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是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3)明清的科举制发展成八股取士.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员,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清朝前期,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制造了大批冤狱,人称“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故答案为:
(1)隋炀帝时期正式创立进士科.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3)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7.(泸州市中考历史)隋唐至明清历史发展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重要的主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推行了什么民族政策?
(2)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由哪一少数民族建立并完成统一的王朝?在管理今台湾及澎湖列岛专设什么机构实行有效管理?
【考点】5F: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6D:忽必烈建立元朝;6F: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以隋唐至明清历史发展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重要的主题为切入点,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第、元朝的建立、元朝巩固统一措施.
【解答】(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意思是: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由此可知唐太宗推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
(2)元朝是蒙古族建立政权并完成统一的王朝.元朝疆域广大,西藏和台湾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元朝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理,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元朝时,台湾称琉球.
故答案为:
(1)开明的民族政策.
(2)蒙古族;澎湖巡检司.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彼此之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大片地区得以发展生产,而且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经济交流和商业活动,因而对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材料二:如图为宋代四川流通的货币。
材料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一中“澶渊之盟”的订立的双方是谁?据材料指出盟约订立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的货币的是什么?这一货币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是何种文学体例?联系所学,请例举一位与苏轼相同风格的文学家代表。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3V: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6N:宋词和元曲.
【分析】本题以文字和图片材料为背景,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及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和宋词和元曲的相关知识.
【解答】(1)据所学知,“澶渊之盟”的订立的双方是辽和北宋.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2)观察材料二图片可知,图中的货币是交子.它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称为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说明当时南方地区商业繁荣.
(3)由材料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知,这种文学体例是词.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相同风格的文学家还有辛弃疾.
故答案为:
(1)辽和北宋;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2)交子;当时南方地区商业繁荣.
(3)词;辛弃疾.
29.(泸州市中考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考点】68: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所学知,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湖”指的是苏州和湖州,当时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是水稻,特别是原产于越南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2)据所学知,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这说明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到南宋时,南方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据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和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可知,宋代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据所学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故答案为:
(1)苏州、湖州;水稻.
(2)南宋.
(3)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江南战乱比较少;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自然条件的变化;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等.
30.请阅读下列对联和诗句: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请回答:
(1)对联中所提到的“忠骨”是谁的遗骨?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佞臣”指谁?
(3)你能说出这幅对联和诗句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
【考点】66: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泸州市中考历史)本题以““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为切入点,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
【解答】(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是岳飞墓前的一幅对联,其中“忠骨”是指岳飞,他的精忠报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对联中所提到的“佞臣”是指秦桧,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遭到人们的唾弃.
(3)这幅对联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的愤慨.
故答案为:
(1)岳飞;精忠报国.
(2)秦桧.
(3)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