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的关系是.
(2)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20.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曲线X表示的消化过程.
(2)Y消化过程产生的消化终产物是.
(3)Y的消化除需要酶之外,还需要肝脏分泌的对该营养物质进行物理性消化.
21.下图是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制作的几个步骤,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2)图中步骤A表示的是盖玻片的放置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3)图中的B步骤表示染色的过程,所使用的染液是.
22.如图1、2分别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模式图和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泌尿系统由[]、[]、[]和[]组成.
(2)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是间断的,是因为[]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3)每个肾脏大约由12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图2中的[4]肾小球和[3]肾小囊以及[]三部分构成肾单位.
(4)图2中含尿素最多的是(填序号)中的液体,尿素含量最低的是(填序号)中的液体.
2018年揭阳市九年级生物阶段测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均衡膳食要求的是()
A.可用水果代替蔬菜
B.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C.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D.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均衡膳食的理解.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解答】解:A、蔬菜、水果虽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但是蔬菜和水果的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如绿色蔬菜中有含钙的无机盐等,一般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等,该选项不属于均衡膳食要求.
B、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份不同,没有哪一种单一食物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每日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适当搭配,以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生理需要;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还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等.应该特别注意粗细粮搭配食用.不要长期吃单一的精制大米和白面.该选项属于均衡膳食要求.
C、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保持理想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长期食量过多,活动量不足会导致肥胖,反之则会消瘦,二者都不是健康的表现,长期下去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应保持进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使体重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该选项属于均衡膳食要求.
D、鱼、禽、蛋及瘦肉是优质蛋白、脂溶性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的重要食物来源,膳食中应包含适量.我国部分城市和绝大多数农村吃动物性食物量不够,应适当增加摄入量.但部分大城市居民吃肉类太多,亦对健康不利,应适当减少,特别是肥猪肉、牛、羊肉和荤油.该选项属于均衡膳食要求.
故选:A.
2.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
B、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B正确;
C、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C错误;
D、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D错误.
故选:B
3.葵花朵朵向太阳,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A.新陈代谢 B.生长发育 C.应激性 D.繁殖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的特征的理解.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
【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向日葵对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反映了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我们只有一家,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那就是生物圈.”这句话中,“我们”指的是()
A.所有生物 B.人类 C.植物 D.植物和动物
【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答题.
【解答】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见A是正确的.
故选:A.
5.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但有时幼儿只喝牛奶体内也会缺钙,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缺少()
A.含铁的无机盐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A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维生素对人体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
【解答】解:幼年缺钙或缺维生素D会患骨质疏松、佝偻病等,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患骨质疏松.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但有些幼儿常喝牛奶也缺钙,可能是因为幼儿体内缺少维生素D.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视野较暗,应用凹面镜并增大光圈
B.如果视野模糊不清,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C.如果所用目镜和物镜均为放大10倍,则标本的放大倍数为20倍
D.如果载玻片上写有一个“9”,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是一个“6”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解答】解:A、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如果视野模糊不清,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所用目镜和物镜均为放大10倍,则标本的放大倍数为100倍,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如果载玻片上写有一个“9”,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是一个“6”,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发现有:水、维生素、氨基酸、麦芽糖、葡萄糖、无机盐、脂肪酸等物质,请问这些物质最可能取自()
A.食道 B.胃 C.小肠 D.大肠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据此解答.
【解答】解:三大有机营养指的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其中淀粉最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它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被分解成麦芽糖,再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其次是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再在小肠中倍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最后被消化的是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先是胆汁茎脂肪颗粒乳化成脂肪微粒,再被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提取的液体内有氨基酸,说明一定不是在口腔和胃内,因为口腔内不会消化蛋白质,胃内虽然能消化蛋白质,但也是对其进行初步消化,不会将其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只要有氨基酸出现就说明已经在小肠中了,所以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从病人的小肠的前半部分中取出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8.在观察鸡小肠的结构时,在放大镜下能看清的小肠结构是()
A.毛细血管 B.毛细淋巴管 C.上皮细胞 D.小肠绒毛
【考点】胃和肠的结构特点.
【分析】此题考查小肠的结构特点.
【解答】解: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上皮细胞很小,在放大镜下不能看清.
故选D
9.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不包括()
A.器官 B.组织 C.细胞 D.系统
【考点】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解答】解:因为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或植物体,系统构成动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故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故选:D.
10.下列属于组织的是()
A.猪的肝脏 B.番茄的果皮 C.花生的种子 D.人的皮肤
【考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细胞是植物体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猪的肝脏、花生的种子、人的皮肤,均属于器官,番茄的果皮属于保护组织.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1.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膜 D.叶绿体
【考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过程.分裂过程是:首先细胞核平分为两个,其次细胞质平分为二份,最后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解答】解: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形态不同.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新细胞中.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就是说,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故选:B.
12.观察过程中,若发现视野中有异物,移动玻片后,异物没有移动;换用其他目镜后也没有移动,那么你认为异物可能是在()
A.镜筒中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盖玻片上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此题考查了显微镜视野中异物(黑点)位置的判断.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异物,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异物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异物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一定在物镜.
故选B.
13.将物镜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细胞大小和亮度将分别有怎样的变化?()
A.变大、变暗 B.变大、变亮 C.变小、变暗 D.变小、变亮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因此,将物镜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细胞变大,亮度将变暗.
故选A
14.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一项是()
A.雨露滋润禾苗壮 B.大雁南飞
C.草盛豆苗稀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A、雨露滋润禾苗壮,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草盛豆苗稀是环境中的草与豆之间的竞争,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5.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新陈代谢 .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答】解: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新陈代谢: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故答案为:新陈代谢
16.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细胞 .
【考点】生物的特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理解.
【解答】解: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从化学组成上说,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贮存着遗传信息.从结构上说,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故答案为:细胞;细胞.
17. 蛋白质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专题】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供应能量.
故答案为:蛋白质.
18.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 .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肝脏和胰腺;
【解答】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胆汁等.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彻底消化,所以说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绝大部分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小肠.
19.根据“桑基鱼塘”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的关系是 捕食关系 .
(2)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鱼 .
【考点】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生态系统专题.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蚕以桑叶为食,二者之间形成捕食关系.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鱼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体内DDT含量最高.
故答案为:(1)捕食关系
(2)鱼
20.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曲线X表示 淀粉 的消化过程.
(2)Y消化过程产生的消化终产物是 甘油和脂肪酸 .
(3)Y的消化除需要酶之外,还需要肝脏分泌的 胆汁 对该营养物质进行物理性消化.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专题】人体的消化系统专题.
【分析】(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2)人体所需的类营养物质中,有些是小分子的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有些的大分子的,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需经过消化后变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
(3)X、Z、Y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种有机物,A、B、C、D、E为消化道的各器官,依次为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解答】解:(1)消化道中,口腔里只有消化淀粉的酶,胃里只有消化蛋白质的酶,从小肠里才有消化脂肪的酶,故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因此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Z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Y表示脂肪的消化.
(2)(3)曲线Y是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胆汁的乳化作用下,成为微小颗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除需要酶之外,还需要肝脏分泌的胆汁对其进行乳化为脂肪微粒,扩大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故答案为:
(1)淀粉;
(2)甘油和脂肪酸;
(3)胆汁.
21.下图是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制作的几个步骤,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DCAB .
(2)图中步骤A表示的是盖玻片的放置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避免盖玻片下面产生气泡 .
(3)图中的B步骤表示染色的过程,所使用的染液是 稀碘液 .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首先明确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
【解答】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D滴加清水,C撕取洋葱表皮,A盖盖玻片,B染色.
(2)图A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做的目的避免盖玻片下面产生气泡,这也是决定制片是否成功的关键步骤.
(3)图B表示染色的过程,所使用的染液是稀碘液,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
故答案为::(1)DCAB;(2)避免盖玻片下面产生气泡;(3)稀碘液
22.如图1、2分别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模式图和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泌尿系统由[ ① ] 肾脏 、[ ② ] 输尿管 、[ ③ ] 膀胱 和[ ④ ] 尿道 组成.
(2)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是间断的,是因为[ ③ ] 膀胱 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3)每个肾脏大约由12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图2中的[4]肾小球和[3]肾小囊以及[ 5 ] 肾小管 三部分构成肾单位.
(4)图2中含尿素最多的是 7 (填序号)中的液体,尿素含量最低的是 2 (填序号)中的液体.
【考点】泌尿系统的组成;尿液的形成.
【专题】结构示意图;人体的泌尿系统专题.
【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和④尿道.其中肾脏又被称为“人体的过滤器”,肾由大约一百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5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3肾小囊、4肾小球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解答】解:(1)泌尿系统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和[④]尿道组成.
(2)③膀胱是一个储尿器官.在哺乳类,它是由平滑肌组成的一个囊形结构,位于骨盆内,其后端开口与尿道相通.膀胱与尿道的交界处有括约肌,可以控制尿液的排出.所以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是间断的,是因为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3)图中1是流入肾小球的血管,叫入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4是肾小球,2是从肾小球流出的血管,叫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3是包在肾小球外的囊叫肾小囊,流有的液体为原尿;5肾小管,6肾静脉.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5肾小管和4肾小球和3肾小囊组成.
(4)由尿的形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含尿素最多的是7输尿管中的尿液,尿素含量最低的是2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
故答案为:(1)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
(2)③膀胱
(3)5肾小管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