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7营口生物)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本图中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 .
(2)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
(3)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 .
(4)在该草原上适度放牧,该生态系统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但如果在该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 .
(5)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部分和 者.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图中生物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
19.(2017营口生物)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番茄细胞,手边有下列镜头可供选择.如果要使观察的物像放大200倍,他应该选择哪些镜头组合呢?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根据表回答问题:
| 目镜 | 物镜 |
A组 | 5× | 10× |
B组 | 15× | 10× |
C组 | 8× | 40× |
(1)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组,同样光源下,光线最亮的是 组.
(2)显微镜下移动装片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
(3)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都不移动,则说明污点在 上.
(4)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 镜对着光源.
20.(2017营口生物)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玻片标本时,把玻片放在[ ] 上,使标本正对[ ] ,然后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2)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 ,以免
.如果观察中发现物像不清晰,应微转[ ] .
(3)如果视野里没有理想的观察对象,我们应该轻轻地移动 ,寻找合适的物像.
(4)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 像.
2017营口生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
A.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B.地球及生物
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考点】生物圈的范围.
【分析】(2017营口生物)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 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A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2017营口生物)解:A、森林中的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中的一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物圈;
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因此地球及生物能构成生物圈;
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人类只是生物中的一部分,没有其它生物,且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物圈;
D、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只是生物中的一部分,没有其它生物,且缺少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物圈.
故选B.
2.(2017营口生物)小明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小黑点均不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盖玻片上 D.反光镜上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黑点,黑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移一定在物镜上.
【解答】答:A:目镜上 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小黑点均不动,说明小黑点不在载玻片和物镜上,那就一定在目镜上,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物镜上 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小黑点均不动,说明小黑点不在载玻片和物镜上,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盖玻片上 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小黑点均不动,说明小黑点不在载玻片和物镜上,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反光镜上 反光镜上的污点只能影响光线的强弱,不会在视野中出现,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17营口生物)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现不认识的植物,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校园的草丛里有一只蟋蟀蹦了出来,蹦到校园外回去了,就不用把它记录下来了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虽然它是人类的敌人,但是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了
【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
【分析】此题考查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
【解答】解: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故选:D
4.(2017营口生物)若要使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
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若要使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右上角.
故选:A.
5.(2017营口生物)如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生物种类 | A | B | C | D | E |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 | 0.045 | 0.124 | 0.003 | 0.145 | 0.009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A→B→D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1)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
表格中几种生物体内单位体积农药含量(毫克)由少到多依次是C0.003、E0.0009、A0.045、B0.124、D0.145.因此,食物链是正确的是C→E→A→B→D.
故选:D
6.(2017营口生物)载玻片上写有一字母“P”,如果载玻片正放并用显微镜观察的话,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应是( )
A.P B.b C.d D.q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方面来切入,简便方法写纸上倒过来看.
【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
故选C.
7.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分析】本题的解答应该从各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方面来解答.要点是有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等.
【解答】(2017营口生物)答:A:淡水生态系统 是指在由淡水生物群落及淡水水域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特点,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笑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也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湿地生态系统 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没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森林生态系统 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2017营口生物)印在载玻片上的图象是“6<9”,那么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看到的是( )
A.“9<6” B.“6<9” C.“9>6” D.“6>9”
【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分析】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分析.
【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6<9”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6>9”.
故选:D.
9.(2017营口生物)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食物链,据此答题.
【解答】解:在题干中的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
故选:D
10.(2017营口生物)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 B.铁皮生锈 C.雨后春笋 D.葵花向阳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基础特征都属于生物现象,例如 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基础特征,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点:①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③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 ④生物体都有应激性; ⑤生物体都能生殖发育; ⑥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周围环境; ⑧生物体的生命是有开始和结束的,能与其他生物相处.
【解答】(2017营口生物)答:A:母鸡下蛋属于生物的生殖发育,属于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B:铁皮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生物,不属于生物现象,故符合题意.
C:雨后春笋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属于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葵花向阳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是应激性,属于生命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光 B.植物 C.蛇 D.昆虫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分析】此题考查生产者、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植物→昆虫→青蛙→蛇→老鹰”中,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植物.
故选:B
12.(2017营口生物)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 )
A.一片草地 B.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C.一个公园 D.一个学校
【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解:ACD、一片草地、一个公园、一个学校,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B、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只构成生物群落,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因此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不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B
13.(2017营口生物)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昆虫→青蛙→蛇→鹰 B.草→狐狸→狼
C.阳光→草→兔→狐狸 D.草→兔→羊→狼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食物链的写法有关知识点.
【解答】解: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A、描述了草、昆虫、青蛙、蛇和鹰之间的食物联系,起点是生产者(草),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昆虫),次级消费者(青蛙),三级消费者(蛇),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鹰),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故此选项正确;
B、此选项中各生物间不存在食物关系,如:狐狸不吃草.故此选项不正确;
C、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包含有非生物部分.故此选项不正确;
D、兔和羊都以植物为食,这两种生物间不存在食物关系.故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A
14.(2017营口生物)在草原上,夏季雨量充沛时草很茂盛,野兔数量增加,草被吃掉过多,但过一段时间,野兔的数量又会下降,草又多了起来,这是因为( )
A.草太少,野兔跑掉了 B.草大量减少.野兔被饿死
C.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 D.草比原来长得快
【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解答】解: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植物(草)数量增多时,以该植物为食的动物(野兔)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数量.此外,动物因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有限,其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例如,野兔数量下降,会使草的数量增加;野兔还要与牛羊争夺生存的空间和牧草,所以野兔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
故选:C
15.(2017营口生物)下列的哪一项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
A.一片树林 B.树林中的动物 C.树林中的植物 D.树荫下的土壤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解:A、一片树林,既包括了生物成分,又包括了非生物成分,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B、树林中的所有动物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C、树林中所有的植物,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及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D、树荫下的土壤只有非生物成分,没有生物成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是一片树林.
故选:A.
二、科学实验题
16.在做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作出的假设是: 鼠妇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光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黑暗 和 明亮 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2017营口生物)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 C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4)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减少偶然性保证实验准确性 .
(5)得出的结论是 鼠妇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
(6)探究实验完成后,你们小组是如何处理鼠妇的? 把鼠妇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
【考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2017营口生物)解:(1)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作出的假设是:鼠妇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光.所以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设置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假设要根据提出的问题时,所发现的证据及理论依据,不是凭空想象的.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要认真分析实验步骤有没有问题或失误,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也不能直接就轻易就下结论,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看是否结论与假设相符合.
(4)(2017营口生物)不能用1只鼠妇,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5)从实验结果来看,最后在明亮鼠妇少,而在黑暗环境中多,故得出的结论是:鼠妇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1)鼠妇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光;黑暗;明亮;
(3)C;
(4)减少偶然性保证实验准确性;
(5)鼠妇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把鼠妇放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三、(2017营口生物)综合题:
17.如图所示为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草和兔子的数量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的生物是 狼 ,B代表的生物是 兔子 ,C代表的生物是 草 .
(2)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的数量 减少 _,狼的数量 减少 .春天,雨量充沛,草类增多,此时兔子的数量 增多 _,狼的数量 增多 .在一般情况下,三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这种现象叫 生态平衡 .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2017营口生物)此题是识图作答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能力,二是考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以及生态平衡.
【解答】解:(1)生产者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即草→兔→狼.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越靠近前端的生物数量越多,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的生物数量越少.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狼、兔、草.
(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在食物链“草→兔→狼”中,兔的数量会因食物草的减少(增多)而减少(增多),狼的数量会因食物兔的减少(增多)而减少(增多),因此,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狼的数量依次减少.春天,雨量充沛,草类增多,此时兔子、狼的数量依次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故答案为:(1)狼;兔;草;(2)减少;减少;增多;增多;生态平衡.
18.(2017营口生物)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 吃与被吃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链 .本图中有 5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 食物网 .
(2)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草→鼠→蛇→鹰 .
(3)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会 增多 .
(4)在该草原上适度放牧,该生态系统会由于牧草的不断生长而基本维持原状;但如果在该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5)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非生物 部分和 分解者 者.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图中生物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鹰 .
【考点】(2017营口生物)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解答】解:(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五条食物链:分别是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或者捕食)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食物网.
(2)(2017营口生物)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草→鼠→蛇→鹰.
(3)如果大量捕杀狐,鹰在短期内会因竞争者减少而增多.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
(5)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由于农药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和排出,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体内有害物质越多.鹰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鹰.
故答案为:(1)吃与被吃(或者捕食); 食物链;5;食物网
(2)草→鼠→蛇→鹰;
(3)增多;
(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非生物;分解者;鹰
19.(2017营口生物)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番茄细胞,手边有下列镜头可供选择.如果要使观察的物像放大200倍,他应该选择哪些镜头组合呢?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根据表回答问题:
| 目镜 | 物镜 |
A组 | 5× | 10× |
B组 | 15× | 10× |
C组 | 8× | 40× |
(1)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C 组,同样光源下,光线最亮的是 A 组.
(2)显微镜下移动装片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相反 .
(3)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都不移动,则说明污点在 物镜 上.
(4)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 凹面 镜对着光源.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2)显微镜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解答】解:(1)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8×40═32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C组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C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A组的放大倍数最小,因此同样光源下,光线最亮的是A组.
(2)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则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才能使物像到达视野中央,因此显微镜下移动装片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3)“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都不移动”,表明污点不在目镜和装片上,则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4)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凹面镜对着光源.
故答案为:(1)C;A
(2)相反
(3)物镜
(4)凹面
20.(2017营口生物)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玻片标本时,把玻片放在[ ② ] 载物台 上,使标本正对[ ⑤ ] 通光孔 ,然后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2)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看着[ ④ ] 物镜 ,以免 损坏玻片标本
物镜 .如果观察中发现物像不清晰,应微转[ ① ] 细准焦螺旋 .
(3)如果视野里没有理想的观察对象,我们应该轻轻地移动 玻片标本 ,寻找合适的物像.
(4)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 倒 像.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我们常用的为普遍光学显微镜.显微镜可分为两个部分: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图中具体结构为:①是细准焦螺旋,②载物台,③转换器,④物镜,⑤通光孔.
【解答】(2017营口生物)解:(1)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的两端.
(2)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看着④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①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如果视野里没有理想的观察对象,表明拨片标本没有正对通光孔,我们应该轻轻地移动玻片标本,寻找合适的物像.
(4)显微镜所成的像是一个倒像,上下左右与实际物体正好相反.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把要观察的字母或汉字旋转180°,就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
故答案为:(1)②载物台;⑤通光孔
(2)④物镜;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①细准焦螺旋
(3)玻片标本
(4)倒